資料9
備受關注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20〇9 年2月24日零時在上海政府門戶網站上正式發(fā)布。來滬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境內人 員都是《試行辦法》的對象。
根據(jù)《試行辦法》,申辦本市常住戶口需要符合5個條件,包括持有《上海市居住證》滿7年;持證期 間按規(guī)定參加本市城鎮(zhèn)社會保險滿7年;持證期間依法在本市繳納所得稅;在本市被聘任為中級及以上 專業(yè)技術職務或者具有技師(國家二級以上職業(yè)資格證書)以上職業(yè)資格,且專業(yè)及工種對應;無違反國 家及本市計劃生育政策規(guī)定行為、治安管理處罰以上違法犯罪記錄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為記錄。
除此之外,《試行辦法》還對一些對象給予了優(yōu)先申辦戶口的激勵條件,比如說,如果在本市作出重 大貢獻并獲得相應獎勵,或在本市被評聘為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或高級技師(國家一級職業(yè)資格證書)且 專業(yè)、工種與所聘崗位相符的,就不受持證和參保年限的限制;在本市遠郊地區(qū)的教育、衛(wèi)生等崗位工作 滿5年的,持證及參保年限也可縮短至5年。
按照《試行辦法》,符合規(guī)定條件,需申辦本市常住戶口的,可以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領取并 填寫《居住證持有人辦理本市常住戶口申請表》,由用人單位負責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報。不 過本市對申辦常住戶口實行年度總量調控,符合條件的持證人員按規(guī)定排隊輪候辦理。超出當年調控 人數(shù)總額的,將依次轉入下一年度辦理。
《試行辦法》的目的是為了深化本市戶籍管理改革,完善居住證制度,吸引人才來滬。上海市人力資源 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有關職能部門將根據(jù)本辦法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試行辦法》的試行期為3年。
10.上海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居住證轉戶籍”細則公布。試行三年期間預計不會控制落 戶總量——繼2009年2月印發(fā)《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后,上海市昨曰 公布了該試行辦法的具體實施細則,從申辦條件、激勵條件、申請的提出、申請材料、辦理流程、遷入戶 口、家屬隨遷、輪候及其他等九個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和細化。首批符合條件的最多3 000名“滬 漂”從昨日起可以申請上海戶籍,預計兩個月后有望出現(xiàn)第一批“居住證轉戶籍”的人員。
2009年6月17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7個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 《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戶口試行辦法》實施細則,上海居住證持有人申辦上海常住戶 口受理工作進入操作階段,這也意味著上海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實施。不過,不少網民認為,居住 證轉戶籍的門檻過高,此次能夠真正落戶的人數(shù)應該非常有限。
作答要求:
1.根據(jù)資料2~5概括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存在的問題。
要求:概括全面、條理清晰。字數(shù)在150字以內。
2.根據(jù)給定資料針對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弊端給出相應的對策。
要求:分析準確、概括全面、條理清晰。字數(shù)在400字左右。
解題點撥
1.第一題資料2~5分別列舉不同的例子說明了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的弊端,作答題目應從資料著 手,從公民的權利、教育公平、住房問題、城市化進程等方面去總結分析。
2.當前的戶籍管理制度之所以要改,并非戶籍本身有多大問題,而是在于戶籍背后、附著在戶口 本之上的那些衍生物、那些特權。戶籍改革的重點,是要剝離附加在戶口上的權益和福利,同時又必 須找到一種替代性的人口管理手段,以保證人口的有序流動,這也是提供公共服務和進行社會管理 的基礎。
因此,針對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弊端給出相應的對策,也需要從法律制度、教育、觀念等多方面提出有 建設性的建議。
參考答案
1.資料反映出我國現(xiàn)行戶籍制度強化了城里人和鄉(xiāng)下人的身份色彩,對城鄉(xiāng)區(qū)別對待。主要表現(xiàn) 在:首先,社會保障方面的不平等,如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無醫(yī)療保險;其次,子女教育權利的不平等;再 次,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在住房問題上受到歧視;最后,人身損害賠償?shù)膬蓚標準。這種差別阻礙了人口 流動,不利于城市化進程。
2.第一,全面梳理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快戶籍管理立法步伐。盡快把“遷徙自由”重新寫入憲法。
第二,根據(jù)我國的國情,主張農民工首先要在放開的縣以及所在鎮(zhèn)解決戶口。對于大城市,還是應
該根據(jù)城市的承載能力,逐步地先解決那些長期在城市工作、有固定職業(yè)、有固定住處、有穩(wěn)定的收人來 源和社會保障的人員的戶籍問題。
第三,加快人口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建設步伐,提高戶籍管理的科技含量;縮小城鄉(xiāng)之間的差異。 逐漸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統(tǒng)一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制度。
第四,解決農民工遇到的現(xiàn)實問題,這最重要的就是農民工及其子女就業(yè)、義務制教育、培訓都不應 該因戶籍而受到歧視。
第五,采用身份證管理制度,由身份證承擔所有與戶籍有關的管理。除公安機關辦案需要外,任何 組織和個人不得査閱他人的戶籍檔案。
第六,要維護農民工土地的合法權益,這最重要的就是指農民工進人城市,包括落戶以后,他們是否 放棄宅基地和承包地,要由農民工自愿做主,而不能強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