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計算題 |
第 4 頁:閱讀理解 |
第 5 頁:閱讀判斷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計算題答案 |
第 9 頁:閱讀理解答案 |
第 10 頁:閱讀判斷答案 |
三、計算題
1、
【正確答案】:事項(1)中,大洋公司向A公司銷售設備業(yè)務相關的收入和銷售成本的確認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大洋公司不應確認銷售收入2000萬元和銷售成本1800萬元。
理由:銷貨方只有在將所售商品所有權上的相關主要風險和報酬全部轉移給了購貨方后,才能確認相關的商品銷售收入。與該設備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尚未全部轉移給A公司,不符合收入確認要求。
(本題中是20×6年12月31日將設備運抵A公司并未說明已安裝調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事項(2),大洋公司的處理正確。
大洋公司重組后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所轉讓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確認營業(yè)外收入500萬元,用于抵債的土地使用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差500萬元為非流動資產處置凈收益,計入營業(yè)外收入。
事項(3)中,大洋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大洋公司應在2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確認預計負債1400萬元并作相應披露。
理由:大洋公司的法律顧問認為,大洋公司很可能被法院判定為承擔相應擔保責任,且該項擔保責任能夠可靠地計量。
事項(4),大洋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大洋公司應在2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確認預計負債190萬元并作相應披露。
理由:大洋公司利用E公司的原專利技術進行產品生產實質上構成了對E公司的侵權,因而負有向E公司賠款的義務。此外,按照公司法律顧問的意見,該項賠款義務能夠可靠地計量。
事項(5),大洋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大洋公司應在2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中確認其他應收款60萬元并在附注中作相應披露。
理由:F公司對判決結果無異議,承諾立即支付50萬元賠款及訴訟費10萬元,根據F公司財務狀況判斷,其支付上述款項不存在困難。大洋公司提出的上訴尚未判決,差額200萬元不滿足確認為資產的條件。
事項(6),大洋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大洋公司應將售價400萬元和攤銷額5萬元記入“其他應付款”科目,并確認財務費用=(42-40)×10÷4×1=5(萬元)。
理由:對于同一商品在簽訂銷售合同之后,又簽訂了回購合同,屬于售后回購業(yè)務,在銷售價格不公允的情況下,不應確認收入。
事項(7),大洋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正確的會計處理:應確認收入=40×50=2000(萬元),應確認銷售成本=40×30=1200(萬元)。
理由:此項屬于委托代銷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發(fā)出商品不符合銷售收入確認條件的,應當以收到的代銷清單上注明的銷售數量及銷售價格確認委托代銷商品的銷售收入,并結轉已售商品的成本。
(2)計算上述每一事項對20×6年利潤總額的影響,并計算大洋公司20×6年度調整后利潤總額。
事項(1)使利潤總額減少=2000-1800=200(萬元)。
事項(3)使利潤總額減少1400萬元。
事項(4)使利潤總額減少190萬元。
事項(5)使利潤總額減少=260-60=200(萬元)。
事項(6)使利潤總額減少=400-300+5=105(萬元)。
事項(7)使利潤總額減少=50×50-50×30=1000(萬元)。
大洋公司20×6年度調整后利潤總額=30000-200-1400-190-200-105-1000=26905(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前期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1)第①②④⑤錯誤,第③正確。
(2)對第一個事項:
、俳瑁涸牧 1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0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5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7.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0.75
貸:盈余公積—法定盈余公積 0.75
對第二個事項:
、俳瑁阂郧澳甓葥p益調整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貸:預收賬款 234
、诮瑁簬齑嫔唐14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40
、劢瑁簯欢愘M—應交所得稅 1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45
借:盈余公積 4.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5
對第四個事項:
、俳瑁阂郧澳甓葥p益調整 500
貸:預收賬款 500
、诮瑁喊l(fā)出商品 35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50
、鬯枚愘M用的調整:
由于預收賬款的賬面價值為50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0,所以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的影響。同時存貨部分由于其賬面價值350萬元和計稅基礎0不同,會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350萬元,所以調整分錄為: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25(500×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7.5
遞延所得稅負債 87.5(350×25%)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1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12.5
借:盈余公積 11.2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1.25
對第五個事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700
貸:其他應付款700
借:發(fā)出商品 6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40/5)
貸:其他應付款 8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08
借:盈余公積 10.8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8
(3)調整利潤表及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相關項目的金額。
2008年利潤表中“本期金額”欄目中:
營業(yè)收入減少1 390萬元
營業(yè)成本減少1 090萬元
財務費用增加8萬元
所得稅費用減少50萬元
凈利潤減少258萬元
2008年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中“本年金額”欄目中:
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減少25.8萬元
未分配利潤減少232.2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會計調整事項的處理(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