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科目特點及考試分析 |
第 2 頁:教材變化及應對技巧 |
第 3 頁:學習方法及備考指導 |
三、學習方法及備考指導
(一)學習方法
1.制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要有操作性,注意長期打算和短期安排相結合。長期計劃就是根據(jù)開始學習到考試之間的時間長度,以及學習總量:一本教材、兩本習題冊、輔導網站教學課件、近幾年的真題,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復習至少應進行兩輪:第一輪夯實基礎,細讀教材、聽課件、做兩本同步練習,全面掌握考試內容;第二輪強化提高,根據(jù)第一輪的學習總結,以及通過對近幾年真題的研究,確定復習的重點,比如,跨章節(jié)的綜合知識點、真題中出過大題的知識點、教材最新變化的知識點等內容,進行專題學習,逐個擊破。
短期計劃要定量到天,要精確到每天看哪幾頁書、做完哪些習題。學習量的安排應有彈性,留出意外事件沖擊的余地。當天沒有完成的學習量,第二天應立即補齊,保證學習計劃有條不紊。
一旦制定學習計劃,大家一定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學習計劃被延誤可能是常事。這就考驗咱們對待考試的態(tài)度和決心了。應做到全力以赴,別試試看,不要怕有工作損失、會加大家庭負擔,花再多精力一次考過,都要比考二遍考三遍更合算,舍得舍得,先舍后得,總之,要保證學習時間。另外,要舍得花錢,必買新教材、新習題冊。
2.吃透教材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教材就是咱們的飯,其他輔導書再好,也只是菜,只吃菜,不吃飯,那叫本末倒置?碱}是以教材例題為藍本,加以綜合、深化而來。因此,第一遍看教材,必須逐字逐句,不能落下任何一句話,必須吃透教材中的每一個例題。整本教材必須全面學習,任何投機取巧的做法都不可取,因為考試范圍覆蓋整本教材的全部章節(jié)。要求考生做到考點無遺漏、教材全過關。
3.做同步練習
只看教材理解難以深入,而且很多知識不會應用,因此,要用做題來深化對教材的理解,提高答題速度,熟悉考試的模式,畢竟考試就是答題。歷年試題“難度高、題量大”,將近20頁的試題冊,其厚度就跟一本雜志差不多,這就要求考生要訓練自己的答題速度,速度就是分數(shù),沒有速度就不可能及格。從以往的考試情況來看,盡管《會計》科目考試時間長達3個小時,但很多考生還是沒能在規(guī)定時間答完試卷,更談不上留出時間檢查。
平時按照教材的章節(jié),每看完一章教材,就做相應的同步練習。必須做完兩本習題冊。建議使用考試吧中華會計網校的《應試指南》等。做題時務必把整道題全部做完再對答案,不要邊做題邊看答案,這樣效果會大打折扣。對于做錯的題目做好標記,第二遍學習時候進行復習。通過做題得到的心得體會,及時在教材相應之處做好筆記。
4.多做幾遍真題
通過真題找重點、找差距、找方法,以考定學。對于重點難點,應專項學習。
(二)備考方法
歷年試題都“重點突出”,考生抓住這些重點,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對歷年試題命題規(guī)律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有些內容是每年必考的,掌握這些考點就一定可以得分。
考點 | 考試概率 | 2011 | 2010 | 2009新 | 2009原 | 2008 | |
合并報表(綜合長股、企業(yè)合并) | 100% | 題型 | 綜合題1/4+綜合題2/4 | 綜合題(2小題)+單選題 | 綜合題 | 綜合題+單選題 | 綜合題 |
分值 | 約4+10=14分 | 約6+15+3=24分 | 14分 | 18+2=20分 | 18分 | ||
建造合同 | 80% | 題型 | 綜合題1/6 | —— | 多選題 | —— | 計算題 |
分值 | 約4分 | —— | 4分 | —— | 6分 | ||
資產減值 | 80% | 題型 | 多選題 | 綜合題(部分)+單選題 | 計算題 | —— | 計算題 |
分值 | 2分 | 約3+1.5分 | 9分 | —— | 10分 | ||
固定資產之更新改造、自營、入賬等。 | 80% | 題型 | 單選題 | —— | 單選題 | 單選題 | 單選題 |
分值 | 3分 | —— | 2分 | 5分 | 5分 |
另外,金融資產、收入、所得稅、會計差錯更正和每股收益考試也是概率大、分值高。
當然,在講課過程中,我也會給大家介紹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和解題訣竅,比如,所得稅那章很多考生認為很難,因為涉及到大量的分析判斷,但如果你按照我總結的四步法去做,根本不需要動腦筋去思考,按部就班進行四則運算,就可以把題目做出來;又比如,現(xiàn)金流量表當中,購買商品支付的現(xiàn)金和銷售商品收到的現(xiàn)金等兩個項目,計算難度很大,但你只要按照我總結的那兩筆調整分錄去做,就可以輕松算出答案;編制現(xiàn)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的時候,要調整14個項目,有的項目要加上增加額,有的項目要加上減少額,這很難記得清楚,但你按照我總結的那一句話去做,就可以輕松判斷金額符號。
最后祝大家考試順利,夢想成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