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4 頁:常識判斷 |
第 6 頁:數(shù)量關系 |
第 8 頁:判斷推理 |
第 12 頁:資料分析 |
查看匯總:2014山東公務員考試《行測》標準預測題及答案匯總
第一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共30題,參考時限30分鐘)請根據(jù)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恰當?shù)拇鸢浮?/STRONG>
1世界是由無數(shù)具體事物及其聯(lián)系構成的有機整體。按照認識的順序,人們的認識是從具體的、個別的、有限的事物開始。然而人的思維本性總是不滿足于對具體事物的個別方面或局部的支離破碎的認識,不愿意停留在“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的狀態(tài)。人們孜孜不倦地探索諸多看似孤立的事物背后的內在聯(lián)系,苦苦尋找那種把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統(tǒng)一起來并起支配作用的內在聯(lián)系。這種形而上的思考就是哲學思考,自古至今,從未中斷。
對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 哲學思考追求整體性
B. 哲學思考意在揭示事物的本質
C. 哲學思考具有連續(xù)性
D. 哲學思考以抽象思維為主導
參考答案:B
解析:文段先指出人們認識世界是從具體的、個別的、有限的事物開始的,后以“然而”筆鋒一轉,指出人們不滿足于表面的認識,而是孜孜不倦地尋找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斑@種形而上的思考就是哲學思考”指出了哲學思考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質,故本題答案為B。A、C項都包含于B項之中,D項不是文段的主要內容。
2老鼠是人人喊打的壞蛋,不過它可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如果鼠類數(shù)量過多,大量啃食草根,那就會使食物減少,鼠類死亡率增加,生殖力下降。同時,鼠類過多還會使它們的天敵——鷹、黃鼠狼等得以發(fā)展,反過來抑制鼠類的增加。等到鼠類減少到一定程度,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才會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
根據(jù)這段文字的內容,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老鼠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B. 鼠類數(shù)量過多會間接導致其生殖力下降
C. 鼠類過多會使鷹和黃鼠狼等得以發(fā)展
D. 鼠類越少越易恢復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原狀
參考答案:D
解析:D項表述過于絕對且與常識不符,文段說的是“鼠類減少到一定程度”,而非越少越好。故本題答案為D。
3學前教育投入產出比高達1:17,是投資最少、回報率最高的教育事業(yè)。世界上不管是法國、英國、荷蘭等部分發(fā)達國家,還是墨西哥、朝鮮等不發(fā)達國家,都實行學前一年到三年的義務教育,l3本也將在最近將義務教育向學前教育延長三年。我國學前教育長期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學前教育投入大概只占到教育經費的l.3%。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是世界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最終也應該成為我國義務教育中的一個階段。
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觀點是( )。
A. 我國應加大對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
B. 我國學前教育領域與國外差距巨大
C. 學前教育應納入我國義務教育范疇
D. 學前教育投入產出比高。前景廣闊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學前教育的特點,由此引出國外重視學前教育并將其納入義務教育的做法,然后指出我國學前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最后得出結論——學前教育應該成為我國義務教育中的一個階段。文段闡述學前教育的特點及引入國外的做法,都是為了使我國有所借鑒,故排除與此不相關的B、D項!傲x務教育”在文中多次出現(xiàn),故應在正確答案中有所體現(xiàn),與此相符的為C項。
4自帶來諸多社會矛盾且已“污名化”后,近年來暫住證制度在各地已陸續(xù)廢除。打上了“服務”標簽的“居住證”制度成為社會管理上的一種“制度創(chuàng)新”。在很多城市,它對流動人口作出了融入城市社會的承諾。然而,其根本缺陷就是門檻極高,且仍延續(xù)對“本地人”、“外地人”的身份識別,而不是以統(tǒng)一的公民身份來界定。而在管理實踐中,它同樣預設流動人口對城市社會具有某種威脅性,必須予以防范和管控,從而導致某些基層權力者侵害流動人口權益事件的發(fā)生。
文段主要說明的是( )。
A. 以“服務”為導向的居住證制度優(yōu)于暫住證制度
B. 作為“制度創(chuàng)新”的居住證制度仍存在某些弊端
C. 身份識別制的存在導致了居住證名存實亡
D. 應加快城市戶籍制度改革力度,維護流動人口權益
參考答案:B
解析:以“然而”為分界線,文段分成兩層意思:其一,居住證制度逐漸取代暫住證制度,具有進步意義;其二,目前居住證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如“門檻高”、“身份識別”、“預設流動人121威脅性”等。轉折詞“然而”之后的內容為文段論述重點,故B項當選。文段植根于居住證制度的現(xiàn)狀,著重強調的是這一制度存在的弊端,文段未涉及對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內容,排除D項。
5在人際交往中,有一種互補理論:兩個人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比較________,而在才能和興趣方面有所不同,這樣既會彼此欣賞,又能________,相處也比較舒服,做起事來也會比較和諧。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 相似 集思廣益
B. 認同 求同存異
C. 相近 殊途同歸
D. 趨同 取長補短
參考答案:D
解析:“認同”意為認可贊同,是一方對另一方行為的態(tài)度,填在第一空搭配失當,排除B。由前文的“互補理論”可知第二空填“取長補短”最合句意。故本題答案為D。
6提起“俠”,人們往往馬上會聯(lián)想到“武俠”,進而會聯(lián)想到武俠小說。其實,俠不一定非武不可,也并非只出現(xiàn)于小說之中。算起來,倒是在子書和史書中先有了俠的蹤影——當然,中國的史書從來與文學結緣,這是所謂“詔定”的正史,其中也不乏民間傳說的小說的成分。
作者接下來最可能提到的是( )。
A. 民家傳說和小說中的“俠”
B. 正史中所寫到的俠和有俠性的人物
C. 武俠小說中的“俠”
D. “詔定”的正史中的民間傳說參考答案:B
解析:材料起首直入主題談“俠”,然后筆鋒一轉,由武俠而論及正史中的“俠”。所以材料后面應該緊接上文,開始談論正史中“俠的蹤影”。故答案為B。
7地下管線埋在車行道下面會影響交通和管線的養(yǎng)護。所以過去有些國家就主張不在車行道下埋管線。但是,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地下管線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來越多,有的道路下要埋十幾條,甚至二十幾條管線。如果這些管線一律都只能埋在便道底下,互相之間還要保持一定的間距,便道需要很寬才能擠得下,相反,車行道底下卻又空著,這樣,對城市寶貴的土地資源是一種很大的浪費。
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 )。
A. 為了避免影響交通和管線的養(yǎng)護,不應在車行道下面鋪設管線
B. 在車行道下面和在便道下面鋪設管線比較起來各有得與失
C. 應該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合理地統(tǒng)一安排,在車行道下鋪設管線
D. 在車行道下鋪設管線雖有不利因素,但在現(xiàn)代化城市里勢在必行
參考答案:D
解析:文段先說過去有些國家主張不在車行道下埋管線,接著以“但是”進行轉折,指出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地下管線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來越多,如果不在車行道下埋管線,則會造成城市土地資源的浪費。由此可得出結論:今日不同往昔,雖然在車行道下埋管線有弊端,但也不得不為之。故答案選D。
8當代中國改革已進入打破多年沉積下來的權力壟斷與利益割據(jù)、利益固化的攻堅階段.突破既有權力壟斷與利益固化的唯一良方就是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在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時,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即從元制度創(chuàng)新視角去思考既有制度的績效問題,而是熱衷于進行所謂的“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式的疊加式制度創(chuàng)新,更沒有從源頭上去思考如何系統(tǒng)建構對權力進行根本制約的鎖鏈式制度體系這一核心問題。
文段主要說明的是( )。
A. 中國制度創(chuàng)新忽視了從源頭解決根本問題
B. 時下流行“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制度創(chuàng)新
C. 改革攻堅階段應注意從元制度創(chuàng)新視角去思考問題
D. 應建立權力制約機制以促進創(chuàng)新模式發(fā)展
參考答案:C
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改革攻堅階段應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然后以“然而”進行轉折,指出制度創(chuàng)新過程中存在的忽視從元制度創(chuàng)新視角去思考問題的缺陷,由此可知,文段主要說的是要改變目前“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制度創(chuàng)新,應注意從元制度創(chuàng)新視角去思考問題。與此相符的為C項。
9知識和書寫不再是一副嚴肅模樣,不再被固定于紙媒,時尚、娛樂、即時、分享、互動、便捷、環(huán)保等新鮮感受_____。未來,“書”不僅僅是文字與圖片的內容,而是嵌入觸摸手控、視頻、音頻、動效、360度視圖、跨文本、超鏈接、在線升級等多媒體技術的混搭型內容,閱讀概念在無限_____。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 接踵而至 展開
B. 紛至沓來 拓展
C. 眼花繚亂 延伸
D. 目不暇接 壯大
參考答案:B
解析:“概念展開”、“概念壯大”均搭配不當,排除A、D。“眼花繚亂”的適用對象為人,不能形容“感受”,排除C。故本題答案為B。
10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鐵腕”推動改革,令市場_____。但是要革除多年_____,顯然非一日之功。
填入畫橫線部分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A. 如雷貫耳 問題
B. 聞風喪膽 弊病
C. 為之振奮 陣痛
D. 耳目一新 積弊
參考答案:D
解析:第一空可根據(jù)詞意來排除,“如雷貫耳”、“為之振奮”的主語通常為人,這里指“市場”。不恰當,排除A、C。“聞風喪膽”含貶義,填在這里不合適,排除B。且“革除積弊”為常用搭配。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