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網絡謠言有極強的毒害性。海洛因、可卡因等侵害吸毒者健康。網絡謠言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毒化社會環(huán)境,影響社會秩序!鞍膛录薄ⅰ叭斯非槲戳恕钡劝讣m已告破,可難以撫平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某領導包養(yǎng)眾多情婦為其濫權”、“浙江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開房被抓”雖已戳穿,卻損害了黨員干部的形象;“新疆滴血食物傳播艾滋病”、“碘鹽能防核輻射”的謠言雖已遠去,但造成的社會混亂仍讓人心有余悸。網絡謠言輕則傷害個人,重則影響穩(wěn)定,可謂“毒性”無比。對此,每個網民都要有清醒認識。
【影響】
網絡作為公共信息的“資源庫”、網民情緒的“減壓閥”,讓公眾感受自由交流表達的樂趣、帶來信息共享的豐富體驗的同時,竟然也成為一些人“網絡制毒販毒吸毒”的場所。懷有不可告人目的、肆意編造謠言,就是網絡“制毒”;不負責任地轉播轉載,傳播謠言就是網絡“販毒”;天真的、善良的網民受到謠言的蒙蔽后,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被利用的“吸毒者”。而這些“吸毒者”一旦“毒癮纏身”,很可能不自覺地參與“制毒販毒”,從受害者轉變?yōu)閹蛢。如此發(fā)展下去,則“網無寧日”,后果不堪設想。
【措施】
網絡的虛擬空間絕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帶”,必須以“亮劍”的精神,打出“組合拳”,斬斷網絡謠言的“傳播鏈”。一要堅決打擊“制毒者”!按蛏叽蚱叽纭薄ⅰ扒苜\先擒王”,“制毒者”是“社會毒品”傳播鏈的源頭。對非法惡意的“制毒者”,對帖子(毒品)不能“一刪了之”,要出重拳,通過司法、行政手段將其揪出,曬在陽光底下,讓廣大網友認清其真實面目,對觸犯刑律的人嚴懲不怠,讓“制毒者”不敢“越雷池”半步。比如,云南某總監(jiān)傳播謠言已屬違法違紀,被撤職真是大快人心。二要警示“販毒者”。沒有“販毒者”為虎作倀,網絡謠言就無法傳播。要加強監(jiān)管,扎起厚實的網絡“籬笆”,警醒不理性的網民、網站,對信息的鏈式傳遞“留個心眼”,多點理性質疑,培養(yǎng)獨立思維能力,不當網絡謠言傳播的幫兇。三要教育“吸毒者”。“吸毒者”是受害者,沒有“吸毒者”的參與,“社會毒品”也就失去“終端市場”。有關部門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甄別謠言,主動發(fā)聲,告訴網民真相是什么,讓謠言“見光死”。要以先進的網絡文化引導網民,幫助他們自覺抵制網絡謠言,遠離“社會毒品”的危害。
相信一系列“組合拳”的“齊給力”,讓“社會毒品”鏈式傳播分崩離析,讓其“無處遁形”,網絡一定會有蔚藍清新的天空。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