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綜合題 |
三、綜合題,本題型共4小題。第1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為6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該小題須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為11分。本題型第2小題14分,本題型第3小題、第4小題為18分。本題型最高得分為61分。要求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兩位小數后四舍五入。
23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
2011年末其內審部門在對其2011年及以前的賬目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
(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自產的設備一臺,合同約定總價款為600萬元,分3年于每年年末收取。此設備的市場現銷價格為515萬元,成本為420萬元,當時的市場利率為8%。甲公司處理如下:
借:長期應收款6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6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420
貸:庫存商品420
(2)2011年2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作出決議,決定將管理用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由原來的3年變?yōu)?年。此無形資產為2010年1月1日取得,原值為9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0,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甲公司對此變更的處理為:
借:累計折舊130
貸:管理費用10
盈余公積1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08
借:管理費用165
貸:累計折舊165
(3)甲公司2011年3月因技術更新出售一臺環(huán)保設備,收到價款240萬元,存入銀行。此設備為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購入,原價為3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0,沒有計提減值。購入設備時收到政府關于環(huán)保設備的補貼150萬元。甲公司當年針對該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清理225
累計折舊 [300/(5×12)×15]75
貸:固定資產300
借:銀行存款240
貸:固定資產清理225
營業(yè)外收入15
借:遞延收益30
貸:營業(yè)外收入30
(4)2011年6月,甲公司在無形資產開發(fā)期間共發(fā)生可資本化的材料費、人員工資100萬元(材料與工資各占50%)。此資產至2011年年末尚在開發(fā)中。甲公司對這部分支出的處理為:
借:管理費用100
貸:原材料50
應付職工薪酬50
(5)2011年4月甲公司委托N公司銷售500件A存貨,成本200萬元,售價300萬元。N公司按照出售部分銷售價款的5%收取手續(xù)費,未出售的部分可以退回給甲公司。N公司當年共出售A產品300件并開出代銷清單。假設本題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在4月份的處理為:
借:應收賬款3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3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00
貸:庫存商品200
借:銷售費用15
貸:應收賬款15
(6)其他資料:
、偌坠景凑諆衾麧櫟10%提取盈余公積;
、诓豢紤]“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結轉的處理;
、鄄豢紤]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
要求:判斷甲公司上述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不正確的做出更正分錄。
參考解析:
(1)甲公司的處理不正確。因為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具有融資性質的,應該按照現銷價格或現值確認收入,更正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85
貸:未實現融資收益85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41.20
貸:財務費用41.20
(2)甲公司的處理不正確。無形資產攤銷年限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不需要追溯調整,更正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10
盈余公積12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08
貸:累計折舊130
2011年2月份至12月份應計提折舊金額=(900-900/36×13)/(5×12—13)×11=134.57
(萬元),錯誤處理下計提折舊金額為165萬元,故更正分錄如下:
借:累計折舊30.43
貸:管理費用30.43
(3)甲公司的處理不正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在未分攤完畢該資產就已經報廢或出售的,應該將遞延收益一次性轉入營業(yè)外收入,更正分錄如下:
借:遞延收益90
貸:營業(yè)外收入90
(4)甲公司的處理不正確。該資本化金額為100萬元,應該計入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更正分錄如下:
借: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100
貸:管理費用 100
(5)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本事項屬于收取手續(xù)費方式的代銷行為,應按照當年銷售的部分確認收入,更正分錄為: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120
貸:應收賬款120
借:發(fā)出商品8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80
借:應收賬款6
貸:銷售費用6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