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wǎng)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公務員考試 > 申論 > 申論指導 > 江西 > 正文

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申論寫作的主觀性

來源:考試吧 2014-02-11 11:23:52 要考試,上考試吧! 公務員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4江西省公務員申論寫作:申論寫作的主觀性”供考生參考學習,供考生參考學習。

  第一:調適心態(tài),創(chuàng)新備考。

  人的思維有一種惰性,遇到新問題、新情況,總習慣于“經驗之談”,不是說經驗不重要,但一味經驗,就有其局限性。就像一些不負責任、因循守舊的公務員寫計劃時的順口溜:“計劃、計劃、抄來掛掛!比绻麊渭儚氖聶C械性、重復性的勞動,這種思維的惰性局限還不明顯,但對申論寫作來講,卻是一個“致命傷”。因為申論寫作就是要創(chuàng)造,就是要提供給領導決策的依據(jù),提供給有關部門有啟發(fā)的信息,提供給社會有前瞻性的創(chuàng)意。與黨中央一直強調的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和諧是相吻合的。

  要想完成高質量的申論寫作答題,必須調適心態(tài),創(chuàng)新備考。要樹立自信、勤勉、主宰、務實、創(chuàng)新心理,堅決摒棄畏懼、惰性、僥幸、慣常心理。

  第二:平時不努力,考試徒傷悲。

  新時期的大學生應當有一個對未來的預期和規(guī)劃,并為之不懈努力,堅持勝利。就2013年國考申論寫作來講:

  青年大學生功夫要下在平時,利用自己所司職的學生工作、團隊工作及實習、見習、社會實踐等機會,深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感受觀察生活,“心”入生活,珍惜難得的社會經驗和工作體會。也要把寫作學術論文和畢業(yè)論文的資料、經歷、體會、心得、收獲、經驗、教訓等牢記在心,留作后用。

  同時,在備考國考申論時,要注意平時申論知識(政治、經濟、文化、生態(tài)、民生等)的積累和申論答題能力的訓練(真題訓練和模擬實戰(zhàn)訓練),以避免出現(xiàn)“平時不努力,考試徒傷悲”的悲催局面。

  第三:高標準、嚴要求、多角度,提高主體素質。

  要成為具有輔助型決策優(yōu)良素質的國家公務員,必須使自己成為綜合型、復合型人才,要抵制對主體素質的腐蝕,摒棄“投機取巧”!

  國外曾有對公務員這樣的標準和要求“像心理學家一樣善于觀察和理解他人;像政治家一樣有靈敏的頭腦;像外交官一樣有瀟灑的風度;有調查各種棘手問題的豐富經驗;有良好的速記能力和文字功夫;諳熟各種商業(yè)往來中的法律關系;能熟練的使用各種辦公自動化設備;具備相當?shù)慕鹑诤投悇辗矫娴闹R;能熟練地對各類文件資料進行整理歸類”?陀^來講,我們很多考生還不具備上述標準和要求,但至少它們應該成為我們積極努力的方向,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僅僅為了一份工作而考公務員,才能更加勝任全面統(tǒng)籌協(xié)調社會各種矛盾的服務職責,才能全身心投入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革中去,才能實踐主體應考者心中的夢想。

  第四:求同存異,突出主體意識。

  每個人都是一位作者,申論就是每個參考者要寫的大文章。報考國家公務員,立志做一名國家公務員,就注定你要獻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yè),這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國家、人民利益的千秋大業(yè)。申論寫作的好壞,一定會體現(xiàn)出申論作者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的優(yōu)劣往往成為國考申論寫作成功與否的根本所在,也會成為能否最終成功入圍國家公務員序列關鍵所在。

  考生備考學習申論的內容是一致的,但是學習備考者的主體意識卻是不盡相同的,寫作效果也就千差萬別。申論作者應該在主體意識的指導下,憑借通曉的申論知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優(yōu)秀的素質修養(yǎng)、良好的文字功夫,完成與時俱進的申論寫作,以利于事業(yè)、時代、人生。記。骸盀槭烙谜,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篇無補!

  申論寫作要突出強調主觀性,這是國考選拔優(yōu)秀人才的要領。只有申論寫作主體積極主動、情緒飽滿、冷靜務實、堅定信念、創(chuàng)新思維、勤學苦練,才會妙筆生花出佳篇。

  相關推薦:

  2014江西公務員申論指導:五招教你寫出精彩文章

  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考申論熱點:環(huán)境評析問題

  2014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高校“三公經費”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版權聲明:如果公務員考試網(wǎng)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公務員考試網(wǎng)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公務員考試網(wǎng)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掃描關注公務員微信
領《大數(shù)據(jù)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公務員報名查分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