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申論試卷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第 5 頁:參考范文 |
材料三
項氏民居屬于元末明初的古家族,曾一度讓項家村人左右為難,古建筑年久失修,大部分倒塌,文化環(huán)境破壞嚴重,難以列入縣級保護文物之列。但建筑本身年代久遠,且有干欄式建筑特征,具備較高的價值,拆了可惜,不拆又沒錢保護,還影響村莊建設。如今,項氏居民已整體搬遷至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游縣城郊的龍游居民苑,項家村人的難題得到了解決。
據(jù)調(diào)查,龍游各地保存下來的明、清、民國初期各種民用建筑有300多座,包括府地、民居、宗祠、戲臺等,大部分和項氏居民一樣,成了當?shù)厝私ㄔO新農(nóng)村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有效地保護一批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建筑,在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指導下,龍游選擇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依據(jù)單體建筑原真性原則,最大限度地使用原材料、形狀和風格,拆至雞鳴山,開辟龍游居民苑,實行古建筑拆建異地保護。
目前全縣已經(jīng)投入資金2200多萬元,拆遷復建古建筑24座,另有戴氏民居和傅家大院正在施工中。
“龍游泳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老百姓建新房的愿望又非常強烈,很多散落民間的文物,需要我們?nèi)ケWo,所以我們的任務很重。”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董國平表示:該縣將分期分批予以保護,下一步計劃投資400多萬元,遷建保護黃家溪頭民居和青塘塢民居。
材料四
去年“五一”期間,在江南,游景點,看名勝.一個最大的感受是:人流滾滾,擁擠異常,說是“煮餃子、下澡堂”,并不為過。在上海豫園,進出都要搏力;在蘇州獅子林,眾多的太湖石壘成的假山石林,七上八下、鉆來鉆去的人們.遠看好像一些猴子;在水鄉(xiāng)周莊,橋上街頭,沈廳張廳,來往都逼仄而行。美景和名勝,被旅游者暴擠得不堪重負,游人也嘖有煩言;ㄥX買罪受,哪里是在欣賞美景,分明是在折騰人、折騰風景。旅游黃金周,每在一地,都少不了如此議論,而于今為盛。
這還算好些,然而,最近又有文藝類的節(jié)目.選點在名勝和景觀好的旅游點,美其名為搞大型實景戲,把“賺錢與藝術”、旅游與文化相結(jié)合。讓本不堪重負的美景,更為難受其重。前有漓江,今有麗汀,搞所謂的“印象”式的文藝,在景點上搭臺壘架,動輒數(shù)百萬上千萬的資金,引起了有識之士的不滿。不可想象,在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點,數(shù)百人的演出場地,高高的演出臺,不說是占用景點的綠地,就是這么多的人馬,在這個空間的活動,也會踐踏綠地,損傷植被的。也許已意識到這點,有報道說,在演出開排時,導演就三令五申向全組要求,不給環(huán)境制造污染,并提出“實景演出的特點是環(huán)保,不能有光污染、聲污染,不能改變當?shù)氐淖匀伙L貌”的“死命令”。演出通過了環(huán)保局的全部檢測:所有江面上的道具都是漂浮的,所有船不用發(fā)動機,不用燃油。所有燈光、音響的布線都要用獨特的材料或繞道,變成隱蔽式或隱藏式!安黄茐墓懦恰弊愕谝磺疤帷
能否做到,這是個不低的要求,令人牛疑。就算現(xiàn)在有高科技撐腰,有納米技術,有環(huán)保型的道具,還有人的聰明,可是,演出總得有聲音吧,在空曠大野里,高聲喧嘩難道不會造成污染。布線走管,難道不挖土折枝。也許,這些是以“不破壞古城為第一前提”,但是不能因此就可以把綠地和植被,這些有生命的大自然不當回事。這種因拍攝影視,把自然風光破壞的事,不久前就曾發(fā)牛過。
重要的是,現(xiàn)在文藝制作動輒向自然借景,實在是個可笑的行為。人們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每到一個名勝景點,總有人在那里劃出一塊地,支起拍攝機器,占用公眾的旅游地,讓游人反感。更有甚者,現(xiàn)在直接把戲搬到了大自然中,實景戲成了時尚。這讓人想起一些不倫不類的行為藝術。而所謂的“賺錢與藝術結(jié)合”,是讓名勝古跡、優(yōu)美的原生態(tài)自然.不能承受藝術之重。難道沒有美景,沒有自然,就沒有靈感,就不可以大制作,吸引不了觀眾?
保護人類文化遺產(chǎn),特別是那些不能再生的自然文化,是件大事。領導者有責,藝術家也有義務。讓藝術滿足旅游之需,把名勝景點涂抹上莫名其妙的行為藝術色彩,是以犧牲美景和自然為代價的。藝術的美是有功利的。在人類文化遺產(chǎn)面前,在風光名勝面前,藝術家應當敬畏,更應當珍重和守護。
材料五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呈坎鎮(zhèn)呈坎村,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遺存最多的村落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起,黃山市一大批古村落相繼掀起了旅游開發(fā)熱潮。呈坎和皖南大部分山村一樣,人均耕地非常少,到上世紀末,農(nóng)民人均年收入不過2000元。經(jīng)濟不發(fā)達,也給占民居保護帶來了重重困難。因此.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使村民致富并促進古村保護就成為當?shù)氐谋厝贿x擇。
2001年5月,呈坎鎮(zhèn)鎮(zhèn)政府開始在呈坎村開發(fā)“鄉(xiāng)村游”,成立“呈坎旅游公司”。他們意識到,呈坎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古貌。因此他們不急于建什么拆什么,而是先從整治環(huán)境人手,拂掉“灰塵”,“擦亮”呈坎。為此,鎮(zhèn)村干部挨戶上門做丁作,談衛(wèi)生整治的必要性,談發(fā)展旅游的必要性,最終,村民們都被感動了,亂建在公共場地的牛欄豬圈順利地被拆除,大街小巷都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使呈坎人更意識到祖輩留下的這個古村落的巨大價值。在當前建設新農(nóng)村的歷史任務面前,呈坎村采取了幾項措施,既保護古村落,又促進新農(nóng)村建設.改善農(nóng)民生活。一是籌資140多萬元,幫助古民居里的農(nóng)戶改水改廁,清理穿村而過的小河,將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線纜等全部鋪設在地下。二是在古村落外重新規(guī)劃建設新村。前些年,對于一些確需蓋新房的農(nóng)戶,呈坎村只是采取“堵”的辦法加以禁止。三是對古村落里的一砦與傳統(tǒng)建筑特點不協(xié)調(diào)的建筑進行整改。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