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現在的社會有一種物質財富至上的現象,即使是青年,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放棄了精神文明追求,這樣的人固然走不遠。然而,對于有精神追求的人,也必須有一個告誡:千萬不要看輕物質財富的作用。到底什么是財富,什么是精神,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理解透徹。而在透徹理解兩者之前,過早否定物質財富的作用,可能會遭到反噬;或者輕易成為物質的犧牲品,或者成為進一步貪圖物質財富的人。
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的爭執(zhí),對于具體的個人而言,其勝負很難說。自以為傾向精神為主的人,很可能他還沒有遇到真正的物質財富,如果有夠大數量的誘惑,很可能抗拒不了。自以為傾向物質財富為主的人,也很可能他還沒有遇到真正的精神。也許有一天,他會認識到,再多的物質財富也有解決不了的精神問題。精神文化高度豐富的人,即使全世界的物質財富堆積在面前,他也會棄之如敝屣,絲毫不動心。
隨著物質財富的豐富和提高,增加文化和精神的供給,增強軟實力,將增進社會整體幸福的導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社會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
二、作答要求
(一)概括“資料6—9”的主要內容。(10分)
要求:語言精練,層次要點清楚,字數不超過200字。
(二)《莊子·至樂》中說:“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闭垖⑦@段話譯為白話文,并簡要概述這段話給你的啟示。(15分)
要求:語言簡明扼要,觀點鮮明準確,字數不超過300字。
(三)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結合“資料3”,分析一些青年人才“逃離北上廣”的主要原因。(8分)
要求:分析條理清楚,語言流暢,簡明扼要,字數不超過150字。
2.參考“資料1” 和“資料5”中有關消費現象:①用一句話對“過度消費”作名詞解釋;②概括其特點;③指出其危害性。(12分)
要求:分析條理清楚,觀點明確,語言流暢,簡明扼要,字數不超過250字。
(四)結合“資料”,就“富了以后怎么辦”提出對策。(15分)
要求:觀點明確,語言流暢,對策可行,字數不超過300字。
(五)閱讀“資料”,以“財富”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1)參考給定的資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
(2)觀點明確,聯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3)總字數800—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