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為減少網上不良信息,促進網民對網絡行為負責,從2009年6月28日起,韓國的35家主要網站已按照韓國信息通信部的規(guī)定,陸續(xù)實施網絡實名制。按照這一規(guī)定,今后網民在韓國主要網站發(fā)布信息必須先接受身份驗證。
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各種良莠不齊的互聯(lián)網信息也隨之而來,并在網上傳播。借鑒韓國漸進式推進網絡實名制,或許能有效治理黃色信息、網絡暴力、垃圾郵件等不健康的內容,更有效推進互聯(lián)網的健康發(fā)展。
按照韓國信息通信部的計劃,韓國最有影響的兩大商業(yè)性門戶網站DAUM和NAVER將率先執(zhí)行這一規(guī)定。登錄這兩大網站的網民在輸入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并得到驗證后,才能在網上發(fā)帖。其他主要網站也已在7月27日前實施這一規(guī)定,這是依據于7月27日生效的《促進使用信息通信網絡及信息保護關聯(lián)法》而制訂的。政府將對違規(guī)網站處以最高3000萬韓元(約930韓元兌換1美元)的罰金。此前,韓國已要求網民在注冊網上郵箱和聊天室用戶名時必須使用實名,并進行身份證號碼驗證。
此次推行網絡實名制的35家網站是日均頁面瀏覽量在30萬以上的門戶網站和日均頁面瀏覽量在20萬以上的媒體網站。為便于網絡運營商和網民適應這一新規(guī)定,并有效保護網絡信息發(fā)布者的隱私,韓國信息通信部允許網民在通過身份驗證后,用代號等替代自己的真實姓名在網上發(fā)布信息。同時,信息通信部還計劃在網上發(fā)放宣傳手冊,指導網民進行身份驗證。
此外,韓國信息通信部將通過倫理委員會對網絡信息進行管理和監(jiān)督。同時,韓國信息通信部計劃建立網絡名譽糾紛調解部,專門處理網絡名譽侵權行為。
另外,對于17歲以下沒有身份證的青少年,網站在獲取青少年詳細信息后,會通過向手機發(fā)送密碼的方式確認使用者身份。由于韓國手機在銷售時必須有身份證明,因此,網絡管理部門在需要時可以通過與通信運營商合作,追查上網者的真實身份,對未成年者加強管理,提供保護。
韓國是全球首個強制推行網絡實名制的國家,目前韓國已通過立法、監(jiān)督等措施,對網絡郵箱、網絡論壇、博客乃至網絡視頻實行實名制。這項措施于2002年由當時的執(zhí)政黨提出之后,曾引發(fā)激烈爭議,不少韓國民眾擔心此舉會泄露個人隱私、限制言論自由。不過經過數年的實踐操作并不斷完善,韓國民眾已經普遍接受網絡實名制。眼下,這一制度在韓國已經不再是什么爭議性的話題。
網絡實名制的實行,對企圖通過網絡從事不法活動的人來說是一種威懾。特別是那些不適宜青少年瀏覽的網站,由于規(guī)定使用者瀏覽前必須填寫準確的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將這些網站與未成年人隔離,也讓那些在網上發(fā)布有害信息的網民三思而行。
網絡實名制是韓國網絡管理最大的特點,成為網絡安全的基礎。
從韓國先期網絡實名制的一些措施來看,網絡實名制在韓國社會樹立了網絡世界也存在倫理法制社會意識的觀念,為保護網民權益,規(guī)范網民行為,預防和查處網上犯罪奠定了基礎。網絡實名制還促進了韓國網上銀行、網絡消費等的快速發(fā)展,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網絡產業(yè),帶動韓國網絡產業(yè)不斷升級,提升了網絡服務的質量。與此同時,由于韓國政府要求運營商對個人信息提供嚴格保護,因此實名制得到了韓國公眾的認可。
6.2009年3月11日,參加全國兩會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胡克惠列席臺灣代表團分組討論時透露,最高檢將在全國范圍內對牢頭獄霸進行嚴打,今后還將借助網絡和網民力量對不法事件進行長期監(jiān)督。這條消息被公眾普遍認為是這次兩會對“網絡監(jiān)督”最直接的贊揚和肯定。
相信每一個關注社會焦點的公眾都知道,有關對牢頭獄霸的嚴打起源于云南那場轟動一時的“躲貓貓”事件,正是由于網絡的介入,從而使真相在較短的時間內大白于天下。有媒體曾宣稱:這是本年度公眾網絡監(jiān)督的又一次勝利。
說起網絡監(jiān)督,或許大家有點陌生,如果說起2008年曾經引起廣泛關注的“周老虎”、“楊麗娟”、“林嘉祥”和“天價香煙周久耕”等一連串事件,估計每一個人都會如數家珍,說出個子丑寅卯來。而這些起于現實,興于網絡的轟動事件,無不預示著網絡巨大推力影響現實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fā)布的《第22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網民總人數已達到2.53億人,且每月以8位數的速度快速增長。毋庸置疑,隨著網絡的高速發(fā)展和網民總量的裂變式攀升,使得處在技術頂端的網絡世界的自由聯(lián)通,滋生出了各種網絡文化現象,除了常規(guī)的諸多公共信箱的版塊之外,如博客、論壇、QQ、MSN等互動式的交流平臺和個人私密空間成為眾網友的新寵,特別是網友們在虛擬空間,利用現代技術對相關當事人進行的“人肉搜索”,讓諸多通常情況下無法見諸陽光的東西在另一個空間完全展示出來,正成為正常的各種監(jiān)督之外最先進、最見效、門檻最低的新型監(jiān)督模式。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明蓉對“網絡監(jiān)督”這樣評價:網絡監(jiān)督的興起,本身就是公眾民主意識增強的體現;而網絡又為公眾行使知情、表達、參與、監(jiān)督四大民主權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
7.2009年5月7日晚8時許,年僅25歲的浙江大學畢業(yè)生譚卓在杭州市區(qū)穿越斑馬線時,被一輛疑似改裝的三菱跑車撞死。在這起事故中,“富二代”的頭銜、同伴“抽煙打鬧”的囂張舉動惹得網民群情激憤。一時間,網絡搜索如洪水般蔓延開來,就在網民為網絡民主自喜之時,網絡人肉搜索在事發(fā)第五天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浙江衢州新聞網發(fā)布新聞,胡斌的母親陸某,已經查證,并不是衢州市政協(xié)委員、移動老總。只是同名同姓,張冠李戴。而被傳是胡斌的母親的那個陸紅英是衢州本地人,衢州市政協(xié)委員。她的兒子年僅15周歲,正在衢州本地讀初中。對于網友人肉搜索她的相關信息并胡亂指責,陸紅英既氣憤又無奈!斑@事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也給我的員工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更讓我擔心的是,我的孩子也知道了這件事,我現在怕他的身心健康受到負面的影響!本W友搜索到的另一個陸紅英,是杭州某一家網絡公司的老總。這家網絡公司也在其網站上發(fā)表聲明: 肇事車主陸紅英與本公司法人代表陸紅英同名,導致網上散布了很多我公司的信息,因此招至大量被不實信息誤導的網友在本站留言及謾罵,對本公司及法人代表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們慎重申明:我們也對死者惋惜,對肇事者憤慨,但我公司法人代表絕非肇事車車主(肇事車是登記在其母名下的)。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人肉搜索”這把雙刃劍到了該反思的時候,而“網絡暴力”更是不剎不足以正社會風氣。
人肉搜索并不是“原罪”,但其威力依舊令人生畏。姑且不談反網絡暴力的“中國網絡搜索第一案”,幾乎在杭州飆車案的同一時間,一場上萬網民參與的搜索之戰(zhàn)正在四川南充打響。因為堵車造成糾紛,一名駕車女子扇了路邊擺攤的大爺耳光。不久后,該女子不堪承受住址、工作單位甚至是“三圍”統(tǒng)統(tǒng)曝光的壓力,來到嘉陵江邊幾欲輕生。
這險些就是一條生命的代價,無選擇性的曝光令人肉搜索的光環(huán)漸漸褪去。的確,作為網絡產物,人肉搜索繼承了網絡與生俱來的盲目性和非理性。曝光個人隱私,人身攻擊,甚至淪為打擊報復異己的工具,種種藏匿于虛擬世界之后的復雜表情,使得網絡搜索已經從最初為弱勢群體代言的正義之舉,逐漸淪為一部分人的暴政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高達95%的網友對其表示支持,在網絡這個不透明的溫床里,一種“人人參與,卻又人人無責”的僥幸心態(tài)日漸凸顯。
相關推薦:專題:2010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前沖刺完全指南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