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河政府管理和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
一、相關背景介紹
小而言之,公務員考試命題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效度和信度;大而言之,公務員考試命題的質量從源頭上確保公務員考試的科學性與公正性。傳統(tǒng)的命題
所謂“題庫”,是指根據某種題庫理論和數(shù)學模型,將符合一門學科或課程所含全部知識能力目標檢測要求的眾多試題,按一定標準索引編排而成的,具有貯存、增刪、抽取試題和試卷功能的集合系統(tǒng)。簡言之,題庫就是命題人員所命一大批試題的有效組合。
目前,我國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公共科目實行題庫考試,并從2006年開始由人事部公務員管理司負責向社會有償征集試題,獲得了初步成效。題庫考試顯然符合客觀公正性的要求,但由于我國題庫建設起步較晚,因此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題庫建設正在加緊完善之中。地方一些省級人事部門也在加緊地方公務員考試題庫的建設。然而,由于命題人才的匱乏,有些地方公務員考試仍在沿用傳統(tǒng)的“閉門造車”的命題方式,抽調專家、教授在短期內進行封閉式管理,集中命題;蛘哚槍δ炒芜x拔考試建設臨時題庫,然后集中數(shù)天時間從題庫中抽選試題。
近幾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題,總體反應不錯,也積累了豐富的命題經驗。但少數(shù)地方公務員考試,尤其是面試的命題產生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命題脫離實際、命題內容生僻、命題語言含糊、命題表述不當甚至錯誤等。
二、題庫命題人員
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題庫建設離不開優(yōu)秀的命題人員。命題人員就是進行筆試試題設計、面試項目設計和情境設計的人員。
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命題人員的抽選較為嚴格,要求是相關科目、專業(yè)領域的專家,他們一般都熟悉本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望。同時還應具備以下條件:(1)必須具備高級職稱,即具備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稱;(2)必須具有從事命題工作的豐富經驗;(3)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組織紀律性,能夠按照主考機關的考查意圖,并結合專業(yè)特點有針對性地命題。
公務員考試命題人員在命題過程中,必須把握如下具體要求:(1)命題應具備一定的量的要求,以備選用;(2)試題的文字表述必須用詞恰當、文字簡約、表意清晰;(3) 試題要新穎、靈活,不能只是單純地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機械記憶,而是要重點考查考生對概念、原理的理解與應用;(4)試題素材的選擇應當具有代表性,能覆蓋考試內容的全部或主要內容;(5)試題之間應保持彼此獨立,不得隱含本試題或同卷其他試題的答案線索;(6)試題的拼接組合應當嚴格遵循該年度《考試大綱》的要求,各類試題的難易程度須遵循一定的梯度比例;(7)試題的正確答案應該符合客觀評分的要求,且應當是沒有爭議的;(8)所命試題,不得存在與現(xiàn)行教材、公開刊印的資料有完全相同的文字表述,且不得原封不動地照搬有關書刊、資料中的試題。
三、題庫技術建設
國家公務員考試題庫建設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這項工程離不開現(xiàn)代高科技的武裝。智能組卷軟件系統(tǒng)可以將試題資源加以有效的管理和使用,人事部門可以方便地編輯、組合各類試卷資源,大大減輕工作負擔。
智能組卷軟件系統(tǒng)一般由兩部分功能模塊組成:一是組卷管理模塊;二是試題庫管理模塊。組卷管理模塊功能包括智能化組卷、專業(yè)化組卷、按題號組卷、抽取整張試卷幾種方法,有利于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快速、科學地組卷。試題庫管理模塊能夠提供強大的題庫維護功能,人事部門可以非常方便地編輯試題和維護試題庫。
此外,通過智能組卷軟件系統(tǒng)的“查詢”功能,人事部門可瀏覽和查找試題庫中的任何一道試題,通過試題庫“恢復”和“查錯”功能可定期維護題庫、恢復試題?傊悄芙M卷軟件系統(tǒng)可以利用豐富的試題資源,進行各類公務員考試標準化試卷的生成工作。
四、題庫發(fā)展走向
國家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日益為社會關注,也事關國家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大局。因此,公務員考試題庫承載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如何使題庫建設更加嚴謹、科學、規(guī)范,是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未來題庫發(fā)展走向將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考試題庫專門化。未來題庫發(fā)展的走向將進行分門別類的專門化處理,建立招錄公務員的專門試題庫。這對許多地方人事考試中心而言,將面臨一個對原有題庫的試題進行一次重新審查、清理的過程。
2.命題方式開放化。未來題庫建設將采用更加開放、務實的方式,向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學者,以及黨政機關等實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廣泛征集試題,逐步改變由少數(shù)人“閉門造車”的傳統(tǒng)出題方式。
3.題庫完善社會化。業(yè)已建立的題庫隨著時間的推延和適應新要求的需要,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使有關主管部門在招錄工作結束后能征求、傾聽人們對試題的意見和建議,使現(xiàn)行試題中的不足得到及時的發(fā)現(xiàn)和改進至關重要。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