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2000年4—5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六次審議大會上,5個核國家發(fā)表共同聲明提出:( )
A. 敦促《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早日生效
B.敦促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盡早達成一項協(xié)商一致的工作計劃
C.集體保證不將本國核武器瞄準任何國家
D.呼吁尚未簽署和批準加強保障監(jiān)督議定書的國家盡早簽署和批準議定書
(參考答案)C
18.下列區(qū)域經濟集團化組織屬于制度機制導向型的是:( )
A.歐盟 B.東盟
C.亞太經合組織 D.北美自由貿易區(qū)
(參考答案)A
19.2000年3月;克林頓對南亞三國的訪問表明,美國對南亞政策作了調整,具體表現(xiàn)是:( )
A.重巴(基斯坦)輕印(度)
B.重孟(加拉國)輕巴
C.重印輕巴
D.重孟輕印
(參考答案)C
20.2000年6月歐盟首腦會議正式批準成為歐元區(qū)第十二個成員國的國家是:( )
A.英國 B.丹麥
C.瑞典 D.希臘
(參考答案)D
21. 2000年2月美國國會眾議院,不顧中方多次嚴正交涉,悍然通過了所謂( )
A.加強臺灣安全法 B.西藏國慶日
C.武器售臺法案 D.與臺灣關系法
(參考答案)A
22.歐盟一成員國由于極右政黨自由黨參加聯(lián)合政府,被歐盟14國實施“政治制裁”的國家是:( )
A.荷蘭 B.希臘
C.奧地利 D.西班牙
(參考答案)C
23.2000年4月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了( )
A.首屆歐洲——非洲首腦會議
B.非洲統(tǒng)一組織首腦會議
C.七十七國集團首腦會議
D.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
(參考答案)A
24.2000年5月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歷史上第八任總裁的是:( )
A.康德蘇 B.克勒
C.穆爾 D.普羅迪
(參考答案)B
25.2000年7月非洲統(tǒng)一組織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作出具有歷史意義的決定是:( )
A.成立非洲經濟共同體 B.建立非洲銀行
C成立非洲聯(lián)盟 D.建立非洲無核武器區(qū)
(參考答案)C
26.2000年7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元首舉行會晤,發(fā)表了( )
A.《阿拉木圖聲明》
B.《比什凱克聲明》
C.《杜尚別聲明》
D.《關于在邊境地區(qū)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xié)定》
(參考答案)C
27.第55屆聯(lián)大決定接納的第189個會員國是:( )
A.湯加 B.斐濟
C.巴勒斯坦 D.圖瓦盧
(參考答案)D
28.聯(lián)合國千年首腦會議的主題是:( )
A.21世紀世界和平與發(fā)展B.21世紀的人類與地球
C.21世紀聯(lián)合國的作用 D.21世紀的世界新秩序
(參考答案)C
二、多選題
1.“三個代表”是指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 )
A.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
B.中國先進社會生產關系的發(fā)展要求
C.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世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E.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參考答案)ACE
2.我國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遠景目標規(guī)定,到2010年( )
A.基本改變環(huán)境惡化的狀況
B.加強國土資源的保護
C.建立資源管理制度
D.根本上解決環(huán)境保護問題
E.人口控制在14億以內
(參考答案)ABCE
3.當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具有代表性的表現(xiàn)在下列方面:( )
A.信息科學 B.量子科學
C.相對論 D.生命科學
E.海洋科學
(參考答案)AD
4.實施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的重點是:( )
A.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B.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建設
C. 積極調整產業(yè)結構 D.發(fā)展科技教育
E.抽調東部投資投放西部
(參考答案)ABCD
5.江澤民同志指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 )
A. 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B.團結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黨和國家各項任務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C.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政治優(yōu)勢
D.努力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
E.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參考答案)ABC
6.一個中國的原則是:( )
A.“一國兩制”方針的核心
B.祖國統(tǒng)一的基礎
C.兩岸對話的議題
D.兩岸對話的前提
E.黨和國家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底線
(參考答案)ABDE
7.江澤民的解決臺灣問題的八項主張集中體現(xiàn)了.下列思想: ( )
A.一個中國 B. 兩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和平談判
E.尊重現(xiàn)實
(參考答案)ABCDE
8.全面理解和把握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中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應抓好下列環(huán)節(jié):( )
A. 進一步理順政企關系
B. 探索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形式
C. 做好減員增效
D. 對國有大中型企業(yè)實行規(guī)范的公司制改革
E.著力轉換經營機制
(參考答案)ABDE
9.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在:( )
A.國有資產的總量上
B.國有資產的配置結構上
C.國有資本的控股、參股的企業(yè)
D.國有企業(yè)的素質上
E.國有企業(yè)的管理機制上
(參考答案)ABCD
10.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包括下列組織:( )
A.董事會 B.股東會
C.監(jiān)事會 D.經理層
E.黨委會
(參考答案)ABCD
11.國有資產管理的原則是:( )
A.國家所有 B.分級管理
B.授權經營 D.分工監(jiān)督
E.多元所有
(參考答案)ABCD
12.“放開搞活中小企業(yè)”,要(
A.“放小” B.“扶小”
C.“帶小” D.“保小”
E.從實際出發(fā),不搞一個模式
(參考答案)ABCE
13.中共中央決定,.在全國縣級以上干部中,深入開展下列內容的教育:( )
A.講政治 B.講學習
C.講正氣 D. 學理論
E.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參考答案)ABC
14.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手段:( )
A. 計劃管理 B.經濟手段
C.行政手段 D.財政手段
E.法律手段
(參考答案)BCE
15.建立“自由國家共同體”的國際政治新秩序的目標模式是:( )
A. 中國的主張 B.美國的主張
C.日本的主張 D.歐洲共同體的主張
E.發(fā)展中國家的主張
(參考答案)B
16. 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是一個:( )
A.論壇 B.國際政治組織
C.國際經濟組織 D.亞太地區(qū)開展聯(lián)合的紐帶
E.具有實際管理職能的地區(qū)組織
(參考答案)ACD
17.新安全觀的核心是:( )
A.互信 B.互利
C.平等 D.合作:
E.民主
(參考答案)ABCD
18.當前全球關注的最主要的一些社會問題是:( ) A.貧困 B.失業(yè)
C.人權 D.民主
E.社會分化
(參考答案)ABE
19.地區(qū)經濟集團化必然導致:( )
A.世界經濟組織一體化 B.世界經濟單極化
C.世界經濟多極化 D.世界政治單級化
E.世界政治多極化
(參考答案)ACE
20.當前一些區(qū)域性和次區(qū)域性組織相繼成立,這種趨勢:( )
A. 反映了經濟集團之間競爭加劇
B. 反映了經濟集團之間競爭并未加劇
C.反映了各國加強經濟合作的愿望
D.反映了各國加強競爭的愿望
E.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
(參考答案)ACD
21.2000年4月,南方首腦會議通過了下列重要文件:( )
A.《行動綱領》 B.《哈瓦那聲明》
C.《南方首腦會議公報》
D.《南北關系及知識和技術準入》
E. 《七十七國集團聯(lián)合宣言》
(參考答案)AB
22. 不結盟運動定期召開下列會議:( )
A.全體外長會議 B.協(xié)調局外長會議
C. 專業(yè)性外長會議 D.協(xié)調局會議
E.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
(參考答案)ABDE
23.NPT的目標是:( )
A. 核裁軍 B.防核擴散
C.和平利用核能 D.反對首先使用核武器
E.防止外空軍備競賽
(參考答案)ABC
24.北美自由貿區(qū)的區(qū)域集團化屬于:( )
A. 制度機制導向型 B.增長互補型
C.貿易開放型 D.貨幣同盟
E.促進區(qū)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型
(參考答案)BC
25.為了確保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實現(xiàn)人類的共同發(fā)展與繁榮,國際社會應( )
A.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嚴格遵守《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C.遵守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D. 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E.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參考答案)ABCDE
26.2000年7月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訪華期間,中俄兩國發(fā)表的宣言和聲明是:( )
A.中俄北京宣言
B.中俄關于反導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
C.中俄關于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紀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聲明
D.關于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lián)合聲明
E.兩國相互關系基礎的聯(lián)合聲明
(參考答案)AB
27.朱镕基總理訪問歐洲的成果是:( )
A.進一步鞏固和加強了我與往訪各國和歐盟的雙邊政治關系
B.增進相互了解,擴大共識
C.中歐關系得到進一步深化
D.推動我國與各國經貿關系“更上一層樓”
E.在反對霸權主義問題上達成共識
(參考答案)ABCD
28.江澤民倡議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在新形勢下應 遵循的原則是:( )
A.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B.擴大共識、求同存異
C.團結一致、共創(chuàng)未來 D.加強溝通、密切協(xié)調
E.顧全大局、促進合作
(參考答案)ABDE
29.江澤民提出的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之間團結與合作的原則 主張是:( )
A. 真誠友好、平等相待 B.加強協(xié)調、密切配合
C.挖掘潛力、取長補短 D.團結一致、共創(chuàng)未來
E.擴大共識、求同存異
(參考答案)ABCD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