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中考體育 > 廣東 > 正文

2016年深圳中考體育:立定跳遠訓練技巧

來源:考試吧 2015-10-27 9:25:20 要考試,上考試吧! 萬題庫
2016年深圳中考體育:立定跳遠訓練技巧,更多2016中考模擬試題、2016中考備考經驗、2016中考備考資料等信息,請及時關注考試吧中考網!

  >>>>>2016年中考體育各考試項目高分技巧匯總

  立定跳遠不用助跑從立定姿勢開始的跳遠.比賽時運動員雙腳站立的位置不限定.跳時,只準離地一次,如雙腳離地后不起跳,落下后再起跳,即為連續(xù)離地兩次,作一次試跳失敗論.在田徑訓練中經常采用。

  1.作用與特點

  立定跳遠是發(fā)展下肢爆發(fā)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它要求下肢與髖部肌肉協(xié)調快速用力,并與上肢的擺動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靈巧性。

  立定跳遠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只要有一塊平地就能進行練習。

  2.技術結構

  跳時兩腿稍分,膝微屈,身體前傾,然后兩臂自然前后預擺兩次,兩腿隨著屈伸,當兩臂從后向前上方做有力擺動時,兩腳用前腳掌迅速蹬地,膝關節(jié)充分蹬直 同時展髖向前跳起,身體盡量前送,身體在空間成一斜線,過最高點后屈膝、收腹、小腿前伸,兩臂自上向下向后擺,落地時腳跟先著地,落地后屈膝緩沖,上體前 傾。

  要提高立定跳遠成績,力量是基礎,特別要提高膝、踝、髖三個關節(jié)的協(xié)調用力及爆發(fā)用力的能力。

  3.影響成績的因素

  (l)力量因素特別對下肢肌群的爆發(fā)用力能力,而且對踝關節(jié)的力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立定跳遠的最后用力點是在前腳掌,甚至是腳尖,需要踝關節(jié)的跖屈用力有相當大的強度。

  (2)協(xié)調用力的能力指骨盆肌群與下肢肌群協(xié)調用力的能力(包括踝關節(jié))。協(xié)調用力正確的標志是,髖、膝、踝三關節(jié)能迅速有力地蹬直,上肢能做出協(xié)調的擺動,起到帶、領、提拉的作用。

  (3)臂的擺動作用立定跳遠必須直臂擺動,擺幅越大,帶、領、提拉動作越強。請注意觀察,凡屈臂擺動者,必然造成上體的波浪動作,從而影響跳的遠度。

  (4)能量的轉換從站立狀態(tài)到下蹲狀態(tài),勢能轉化為動能,這樣就相當于有一定的助跑,從而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初速度,增加跳遠的遠度。

  4.練習方法

  (1)蹲跳起這是主要發(fā)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后擺。然后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jié)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后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這是發(fā)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

  跳的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踝關節(jié)的力量,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繃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guī)定跳 的時間(30秒~1分鐘)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guī)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3)蹍跳步蹍跳步主要用來發(fā)展腿部后群肌肉和踝關節(jié)的力量,訓練身體的協(xié)調性。

  動作方法:用右(左)腿直膝向前上方跳起,同時左(右)腿屈膝向上舉,右腿落地,然后換腿,用同樣方法跳,兩臂配合腿前后大幅度擺動。跳時踝關節(jié)和前腳掌要用力,整個動作輕快。它與舞蹈的“蹍跳步”動作類似。

  (4)縱跳摸高這是發(fā)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jié)力量而經常采用的一種練習方法。

  動作方法:兩腳自然開立成半蹲預備姿勢,一臂或兩臂向上伸直,接著兩腿用力蹬伸向上跳起,用單手或雙手摸高。每次練習10次左右,重復3~4組。

  (5)蛙跳是發(fā)展大腿肌肉和髖關節(jié)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兩腳分開成半蹲,上體稍前傾,兩臂在體后成預備姿勢。兩腿用力蹬伸,充分伸直髖、膝、踝三個關節(jié),同時兩臂迅速前擺,身體向前上方跳起,然后用全腳掌落地屈膝緩沖,兩臂擺成預備姿勢。連續(xù)進行5~7次,重復3~4組。

  (6)障礙跳主要發(fā)展腿部肌肉和踝關節(jié)爆發(fā)力。

  編輯推薦:

  各地2015年中考滿分作文匯總

  各省市2016年中考時間及體育中考時間匯總

  解讀:中考改革必須回答的幾個關鍵問題

  2016年中考:家長關注孩子注意“度”的把握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中考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中考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免費復習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編: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