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體防護:提供耳塞或者耳罩。這應該被看成是最后一道防線。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具的區(qū)域要明確標明,對用具的使用及使用原因都要講清楚,要有適當的培訓。
噪聲的衛(wèi)生標準: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車間和作業(yè)場所的工作地點的噪聲標準為85 dB(A),F有工業(yè)企業(yè)經過努力,暫時達不到標準時,可適當放寬要求,但不得超過90 dB(A)。對每天接觸噪聲不到8 h的工種,根據企業(yè)種類和條件,相應放寬。
(四)振動
振動是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以中心位置為基準呈往復振蕩的現象。
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設備、工具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振動的控制措施:
(1)從工藝和技術上消除或減少振動源是預防振動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如用油壓機或水壓機代替氣(汽)錘,用水爆清沙或電液清沙代替風鏟清沙,以電焊代替鉚接等。
(2)選用動平衡性能好、振動小、噪聲低的設備。在設備上設置動平衡裝置,安裝減振支架、減振手柄、減振墊層、阻尼層。減輕手持振動工具的質量。
(3)基礎隔振是將振動設備的基礎與基礎支撐之間用減振材料(橡膠、軟木、泡沫乳膠、礦渣相等)、減振器(金屬彈簧、橡膠減振器和減振墊等)隔振,減少振源的振動輸出。在振源設備周圍地層中設置隔振溝、板樁墻等隔振層,切斷振源向外傳播的途徑。
(4)個體防護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個人防護用品,降低振動危害程度,其中最重要的是防止手指受冷。
(五)輻射
以粒子或者波的形式進行的能量傳遞、傳播和吸收活動,稱為輻射。
1.輻射的分類及危害
工業(yè)活動中的電離輻射有α、β、γ輻射及x光射線,最常見的輻射源是x光機和用于無損測試(NDT)中的同位素。
非電離輻射主要有:紫外輻射、紅外輻射、射頻輻射(由無線電設備及微波設備發(fā)射)、激光。
2.電離輻射的控制
輻射的強度取決于輻射源的強度,受輻射的物體與輻射源的距離(遵循反平方定律——與從輻射源到輻射目標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暴露時間以及保護屏的類型。在進行輻射控制時,必須考慮到上述因索。消除暴露,這應是首先要考慮的事項。對輻射源的出現和使用都要限制,在使用時要加以封閉及使用屏障。
3.輻射危害的基本控制策略
除了上面已經講述過的有針對性的控制措施外,下列通用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僅在確有必要時,才能在作業(yè)場所使用有輻射的設備。
(2)必須從制造商處獲得有關設備所發(fā)出的或可能發(fā)生的射線類別的安全信息。
相關推薦:2009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大綱不變,沿用2008版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